联系电话 0731-88822454

学工动态

博士创新论坛|徐成源:打开成长的黑箱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6日  点击量: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研”途中找寻方向,获得成长动力,124日晚7点,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我们研究生会承办的博士创新论坛于银杏楼102报告厅顺利举行。2022级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徐成源以“打开成长的黑箱”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交流,由我们研会科创部谢蕙如同学主持。

主讲人徐成源结合自身的读研经历,从“研究“心得、把握“闲暇”和注重“反身性”三个方面分享实践经验与成长心得。

“研究”心得

徐成源从“研究从何开始”这个问题引入本次主题,将自己对于研究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他提出研究需先从现象出发,带着问题并结合相关方法,最后再总结出相关研究的观点。强调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资源的运用与机遇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和把握的,并建议研究生们合理运用学院提供的优质资源,重点关注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这些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徐成源指出把握机遇需走出去,研究生可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注重团队协作等,从而找到“研究”的快感。关于论文的撰写,他提出要将写论文看作“讲故事”重点在“写”,大家不仅要杜绝畏难情绪,也要有耐心将初稿改成终稿。

把握“闲暇”

徐成源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解释“以闲暇为生产力”这一概念,作为研究生,除了科研之外,还需要保持松弛感,从闲暇中获得灵感。徐成源提议研究生要保持运动、合理饮食、注意健康和适当社交,避免让科研成为生活的唯一,应将科研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把控自己的节奏以缓解焦虑。

注重“反身性”

此外,徐成源介绍了何为“反身性”,此观点源于自己暑假做田野调查的一次经验。由于调查中得不到答案,徐成源开始反思,觉察自己“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局内人”会忽略一些关键但却习以为常的细节,“局外人”会因为学科规训而囿于学科与制度的话语,这都会让研究者忽略更深层次的东西。作为从工业工程专业跨入教育学的学生,徐成源曾被问及教育是像“工业”还是像“农业”?分享会上,徐成源谈及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表示起初自己带着既定的思维选择了教育像“工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调查,在细节建构起的体系下,认为人自身的变化多是发生在点滴之中,因此改变了想法,认为教育更像是“农业”,农业需要看天吃饭,这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对研究生来说就是成长的“黑箱”,因而我们应时刻关注自身的发展,并探索其中的复杂性。最后徐成源表示,希望各位研究生在探索学问的同时也能拥抱自己的成长。

提问环节

在提问环节,徐成源就“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寻找研究兴趣的压力”、“没有确切的研究方向”、“跨专业是如何适应“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他建议同学们应和导师多交流、参与团队的项目,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还建议同学们可以践行“公园二十分钟理论”,以缓解自身压力。

主讲人介绍

徐成源,男,共青团员,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2022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张善超助理教授。曾任职于院研究生会活动部与主席团。硕士期间,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普刊论文1篇,参与编撰专著1本,获校级优秀研究生标兵、湖南省第十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一等奖、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一等奖、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五届“雁园争鸣”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院研究生会优秀干部等荣誉若干。

供图:肖涵

供稿:于浩兰、熊诗琴


下一条:【伟德国际1949】我们开展2024年“科学精神与学术规范”专题组会

关闭

Copyright © 2025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版权所有
电话:0731-88822454 邮箱:jxtan@hnu.edu.cn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